黛珂广告

防诱拐实验吓着了幼儿园孩子

漫画王辰翔近日,省城市民刘女士致电本报讲述了自己遇到的困惑,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参加了一项“防拐实验”,没想到实验结束后,孩子连续几天不想上幼儿园,她说害怕自己真的被坏人带走。幼儿园进行防拐实验出发点很好,但是这样的实验对孩子真的有效果吗?怎样做才能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漫画王辰翔

近日,省城市民刘女士致电本报讲述了自己遇到的困惑,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参加了一项“防拐实验”,没想到实验结束后,孩子连续几天不想上幼儿园,她说害怕自己真的被坏人带走。幼儿园进行防拐实验出发点很好,但是这样的实验对孩子真的有效果吗?怎样做才能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市民讲述:

幼儿园一次防拐实验后孩子哭闹了好几天 总想起那个“骗子阿姨”

讲述人:省城市民刘女士

女儿萌萌今年四岁半,在幼儿园上中班。半个月前,她们幼儿园进行了一次防诱拐演练,选了十组家长和孩子,然后打乱顺序,由家长们“行骗”,看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如何。我觉得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虽然平时也会教孩子,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要跟着他们走,但并不知道她真的遇到这种事情会是什么反应,所以对这个结果也充满了期待。

那天下午三点多,正好是小朋友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十位家长从老师那里领了一些小零食以后,在老师的示意下,开始“行骗”。我“骗”的是一个小男孩,我告诉他说,宝贝你妈妈在肯德基等着你,让阿姨带你过去,然后把棒棒糖给了他,那孩子没有任何反抗,跟着我就要走。我还特意提醒他说,“那你和老师说一声吧,然后咱们去找妈妈。”孩子的老师也说,“你认识那个阿姨吗?如果不认识的话,可不能跟着走,不然就回不来了。”但孩子似乎并没有听出老师的弦外之音,乖乖被我牵着手走到了园长办公室里,坐在凳子上吃糖,压根儿没有一点焦虑的情绪。

接下来,有几位家长也陆续带着“战利品”回到了园长办公室,大部分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有一些孩子有情绪,经过老师安抚也很快就平复了。当天的实验中,只有三个小朋友没有被拐,我家萌萌就在其中,听那位骗她的家长说,萌萌一听说妈妈没来,要和阿姨走,就很警惕地躲在了老师的身后,班里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一起骂那位家长“骗子,骗子,你出去”。我知道女儿胆小,经历这个事情,肯定会害怕,就赶紧找到了她,果然,她看到我以后大哭了起来,我和老师都安慰了她,然后老师对活动总结了一下以后,就带着孩子们跳舞去了。

原本我以为这事就在女儿的“聪明”中过去了,没想到当天晚上,萌萌一直不睡觉,说老想着那个“骗子阿姨”,第二天送到幼儿园门口,也是大哭不想去,接园时候也要我第一时间接她。用她的话说,是“怕妈妈不接我,见到骗子阿姨”,这样的情绪持续了两三天,我已经尽量避免再提这个事情了,但孩子还是不想去幼儿园。

记者调查:

“防拐安全策略”不少 大多未对参与的孩子做后期心理关注

了解了市民刘女士和女儿的经历后,记者进行了走访,有不少孩子所在学校都进行过类似的防拐实验,尤其是幼儿园里。所有接受采访的家长都表示非常支持园方的做法,很愿意让孩子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真切地了解到如何防止被拐骗,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虽然学校没有进行过类似的防拐实验,但是网上有很多类似的视频短片,他们会让孩子通过看这些短片受教育。

采访中,家长马先生给记者看了他手机中保存的一段视频,并表示了他的担忧。“这是家长群里转发的一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机构进行的一个测试,好像是初中学校门口,陌生人找学生搭话看能不能把孩子骗走。”马先生说,他担扰的是短片里,孩子被骗子推上汽车以后,戴着面具的父母很严厉地指责了他,还一直说什么把孩子卖了,割肾之类的话。“虽然是个测试,画面里没有出现孩子的表情,但我相信他肯定被吓到了。”马先生说,这个视频他只是保存了下来,并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看,担心不但教育不了孩子,反而会吓着孩子。

随后,记者在网上进行搜索,确实如家长所说,关于防诱拐的视频或者文字有很多,一些是宣传片,还有一些是综艺节目进行的“测试”,但是片子和节目的结尾,似乎都停留在了“结果”上,几个孩子接受测试,最终几个孩子成功被骗,几个孩子没有被骗。其实,一些被骗的孩子,很多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他们却被列到了“失败”的行列中。而且,几乎没有一个片子把关注点放在“实验结束”后的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出现类似萌萌小朋友的情况时,家长应该如何安抚。

针对这样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太原市交通学校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锐,他曾经多次参与幼儿园“防拐”实验。韩老师表示,他也曾经遇到过类似萌萌这样在参与了防拐实验后出现情绪反常的孩子,多数孩子表现并不明显,只是短暂的焦虑或者不安。“其实,只要在实验或者活动前做好了安全设置,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一些小的细节,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心理专家韩锐:

多方考虑,把好事做好

首先需要认可的是,这种实验是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的。“防拐实验”是一种生活情景的全真模拟,是通过一种有代入感的演习,达到训练技能、提高意识水平的过程。这是一件好事,对孩子们有好处。只要工作做到位,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问题的,像萌萌这样,可能是她本身安全感就比较低,才会比别的孩子反应强烈。 一共有四条建议,前三条是给直接体验孩子的,一定要做好活动前,活动中以及活动后的预设;最后一条是给间接体验的孩子,比如在家里或者学校看视频的孩子。

活动前做好预设工作

活动前,主办方要对整个方案有个很好的预设,比如活动中,会不会有孩子反抗激烈,发生磕碰这样的危险。所以,要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扮演者进行集体的,关于语言和行为方面的培训,前提是安全可控。

言语方面,必须针对孩子的年龄段进行设定。幼儿园孩子和初中小学学生肯定是不一样的,要分清幼儿园的孩子可以识别的骗局范围是什么,我们做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骗孩子,因为由成年人想到的“招数”,可能在成人世界都防不胜防。如果言语和策略没有控制,那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行为方面,不能用过于强烈的手段,避免造成强烈和现实的伤害。比如冒充孩子家长的朋友,要接走孩子,孩子不同意,就一把抱起来,这样的情况孩子根本没有办法防御。所以,行为要设定,即使是同年龄段不同身体情况反抗能力也不一样,到哪一步要停止,最好都提前设定。

难度方面,如果是同时对一个班或者几个班的孩子进行实验,难度要在一个水平,这样才有可比性。要不实验结束了,会有家长或者孩子会说,是某个叔叔或者阿姨不会骗,孩子会有侥幸心理,认为这是一个偶然事件,而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总的来说,活动前设定的目标,是为了训练孩子,而不是为了看起来新鲜刺激,甚至为了能不能胜利地骗到对方的孩子。

活动中留好影像资料

活动中,最好是全程留有影像资料。只要用心,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可控的伤害,成人操作的时候要考验孩子,但是别吓唬孩子。比如从网上看到有的视频里,有蒙面人,还有的拿出刀子,孩子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孩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顺从,当下不要出事,但点评嘉宾却说孩子失败了。其实,我们考验的是孩子应对的能力,而不是他超出常态的反应。所以,这样的实验要可控。录像是为了孩子将来看的时候,再回到这个情景时,可以抽离出来,知道这是假的,还有家长和老师所有的讲解和教育,都有直接经验作为指示,孩子就会直接吸取其中的经验。影像资料可以让孩子知道,哪里可以改进,让他们真正学到东西。

活动后正向鼓励及时处理

活动一结束,马上告诉孩子,这是一个测试,不要害怕。不要让孩子在恐惧中待太久。多说事实,少讲道理。比如萌萌小朋友,她没有被骗,她很棒,最好让扮演坏人的叔叔或者阿姨来告诉她,你哪些方面做得好。这样一来,首先孩子知道坏人是扮演的,可以从情景中抽离出来,有了安全感;第二,这个阿姨或者叔叔是亲身经历者,他们的点评给了孩子一个现场的支持。即使孩子被骗了,也要告诉他,你已经很棒了,只是现在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第三,万一孩子现场有情绪,哭泣,害怕等,请现场能支持他的人,比如老师和家长进行陪伴,让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然后告诉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只讲道理,“你应该如何”,就说他表现很好就行。如果情绪反应强烈,家长和老师可以什么都不说,陪着他,先吃点东西让他身体上有能量,心理上有安全感。假如情绪延续时间比较长,就有必要请专业人士介入。

看视频,家长要做好讲解

给间接感受的孩子。首先是有成人陪伴,这种陪伴,不是说老师或者家长给放个视频,孩子自己看,大人坐一边,那样的陪伴是无效的。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一边看一边讲。讲有两个好处,第一,孩子在卷入的同时抽离出来,让他知道这些是假的。同时也明白了道理,和孩子一起去分析,能调动孩子主动分析,辨别是非的能力。看完以后,最好马上模拟,老师或者家长都可以和孩子们假装表演一遍,看起来是个游戏,其实是强化了这种技能。

还要强调一点,当孩子做对时,一定要强调他做对的结果,即使是被骗的孩子,中间也一定会有做对的地方。比如有一个测试,是在骗孩子开门,那个小孩一开始并不同意,是外面的人又给家长打电话,又说出孩子父亲的名字等信息,最后孩子才开了门,但结果是他也被算成被骗成功了。其实这个孩子在之前的反应非常好,应该给他一些正面的激励,结果是他的妈妈知道他“失败”后一直在指责他。还有,不要过分强调万一失利后的后果。比如对孩子说,“如果被抱走,就要被卖了”之类的话,不要强调可怕的后果,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除了是第二次的恐吓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最后,希望每一位成年人,都可以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加上细心,托起孩子们阳光的心。

本报记者 赵琴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防诱拐实验吓着了幼儿园孩子

漫画王辰翔近日,省城市民刘女士致电本报讲述了自己遇到的困惑,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参加了一项“防拐实验”,没想到实验结束后,孩子连续几天不想上幼儿园,她说害怕自己真的被坏人带走。幼儿园进行防拐实验出发点很好,但是这样的实验对孩子真的有效果吗?怎样做才能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