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孩子太内向,不愿意跟别人打招呼怎么办?

说到打招呼这事,真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看到人家的孩子大方有礼貌嘴巴比蜜甜,而自己的孩子害羞不开面死也不张嘴,真是没法见人了。我家大猫就这样,不张嘴。四个月就会躲在我的肩头偷偷笑。注意,是偷偷笑。姥姥每天把她打扮得像要上T台,然后抱出去晒太阳看街景。路上的人们看见了,总要围过来:“看这孩子多可爱,多白

说到打招呼这事,真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看到人家的孩子大方有礼貌嘴巴比蜜甜,而自己的孩子害羞不开面死也不张嘴,真是没法见人了。我家大猫就这样,不张嘴。四个月就会躲在我的肩头偷偷笑。注意,是偷偷笑。姥姥每天把她打扮得像要上T台,然后抱出去晒太阳看街景。路上的人们看见了,总要围过来:“看这孩子多可爱,多白净!”拍拍手想要抱她,她一扭身,转过去趴在姥姥肩上直接无视。有坚持不懈的人绕到姥姥身后再伸手,大猫又一翻身再转过去,就不睬人家。三番五次,人家走的时候还说:“这孩子,真有主意!”

两岁九个月,遇到我们单位的同事,扭着头,别提说话了,看都不看人家,等人家走了吧,伸长脖子遥望人家的背影。我家大猫其实有很多才艺,我们也以此为豪,但人家始终坚持原则:没人的时候才显摆!有旁人的时候绝不干!上幼儿园之后,值班园长站在幼儿园门口笑容可掬地向每一位小朋友问好,她就躲在我身后,紧紧贴着我的身子走,等过去了,再偷偷回头瞅瞅人家。强扭的瓜不甜。想想,嘴长在人家身上,就算撬开,人家不出声你也没辙。

每每说到此节,就有爸爸妈妈问:“那你是怎么做的呢?”我觉得孩子不打招呼这件事,其实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孩子不问好,丢的其实是大人的面子。家长一听别人说:“看看,这家大人真不会教育孩子!这孩子真不懂礼貌”,觉得生气、难堪,从而觉得孩子打招呼是必须的,甚至因此指责、强迫孩子,这样并不好。其实只要家长不怕丢面子,这事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急迫与重要。不肯张嘴问好的孩子大多是比较害羞、要面子的孩子,他觉得丢脸,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你非要人家没心没肺张大嘴,一时半刻很难做到,我们要给孩子时间慢慢改变。换个角度来看,不那么大胆的孩子也许更有着谦虚的心态和内敛的心智,更有着朝向自我内部的思考,更不容易被环境左右,更能自得其乐呢!而且只要孩子自己认为有必要时,他一定会张嘴。没见过哪个孩子饿了不会张嘴要的。

所以我不会强迫孩子,而是把这事揽到了自个儿身上。每次见到邻居,我就热情主动地问好。对方也一定会回应几句。等人家一走,我就对她说:“你看,我这样跟人问好,人家也对我很好,完全没有笑我哦。”到了幼儿园,再见到值班园长,我就大声说:“郭伯伯好!”旁边的人都笑翻了,这是哪辈和哪辈呀!孩子也偷偷笑。大家欢乐成一片。所有人的心情都很轻松。进了大门以后,我就领着她在门边上溜达一会儿,看看别的小朋友进门的情景,低头悄悄对她说:“张三小朋友这样小声问好,挺好的。李四小朋友那样大声问好,也挺好的。每个人问好都不一样,但是别人听到总是很高兴的。人家才不在乎怎么问呢!”

有次快到幼儿园时,我对她说:“我有个新的主意了。”她很好奇:“什么主意?”我说:“今天我不向郭伯伯问好了,我向他微笑点头,这也是问好啊!”这一天,我向每个人微笑点头。每个人也依然热情地向我回应。她都看在了眼里。再一天,我的办法是拍拍胳膊。再一天,我的办法是拉拉衣角。再往后,我开始征询她的意见。咱们今天该怎么问好啊?她开始还很认真地思考,后来也觉得每天想不一样的办法的确比较麻烦。而我就该干吗干吗了。但也只是我一直在做而已,我并不在意她做不做。所谓以身作则,就是咱自己一贯地做、长期地做,管好自己就行了。现在大家热议的“拼爹拼妈”,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把爹妈自己的样貌和状态做好,父母自己生活得正向平和。孩子见识过怎样的生活范式,长大后的他也会朝着这样的方式生活。

然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见了郭伯伯,问好的声音就比我都高了,我被这个声音猛地吓了一跳。她从什么时候张的嘴啊?但是,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没有回头,不用回头。问好本身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啊!只是我嘴角的微笑一点点绽开了。其实整件事的关键在于,大人能不能顶住压力和品评。要想孩子皮实,大人先要皮实才行。面对尴尬的局面,我们越催逼孩子,越是把自己和孩子置于难堪的境地。为什么非要为了面子逼迫孩子呢?解决孩子的问题,大人可以先设身处地操练操练,我们演练的过程落在孩子的眼里,也是他把压力外化的过程。我们一步步的思考和练习,也就成为了他思考和练习的过程。如果我们再把这个过程搞得好玩一些,孩子也就越来越能够以谐谑的心态来对待它。当孩子不把一件事看得多么严重的时候,这件事就不是问题了。

孩子的很多“问题”,随着时间会慢慢消退。但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个问题来严肃对待,制造紧张空气,这个问题就固化了,就留下了,赖着不走了。生活本来并不轻松,但我们可以把它活得轻松。如果总是一本正经如临大敌,到真正“狼来了”的时候,那根弦早就抻断了。换一种方式看待一件事情,就是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态度。多样化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就叫做变通。再加上一点点轻松和调侃,孩子就学会了不那么钻牛角尖。直着走、弯着走、跳着走,只要能到达目的地就行嘛!再往深里说说,一个人不想做不愿做的事,你一定逼着对方做,这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呢?如果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内向羞涩敏感的人,你被逼着与陌生人交流,也会难受和不好意思吧,而这也正是孩子的感受。你让孩子做的时候,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我们自己做凡人,却偏要孩子做圣人。是不是有些过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孩子太内向,不愿意跟别人打招呼怎么办?

说到打招呼这事,真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看到人家的孩子大方有礼貌嘴巴比蜜甜,而自己的孩子害羞不开面死也不张嘴,真是没法见人了。我家大猫就这样,不张嘴。四个月就会躲在我的肩头偷偷笑。注意,是偷偷笑。姥姥每天把她打扮得像要上T台,然后抱出去晒太阳看街景。路上的人们看见了,总要围过来:“看这孩子多可爱,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