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到处追着赶着喂孩子吃饭吗?你还在把剥了皮去了橘络的橘子瓣塞进孩子的嘴里吗?你还在为孩子脱去裤子帮助他排小便吗?如果你在其中,那么你应该清醒清醒了,你不应该做孩子的奴仆,孩子根本不需要你做奴仆,他需要的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任凭他活动的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很早就提出给婴幼独立的个人空间的观点。国家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主席也说过,家长应避免和两岁以下的幼儿同睡一间卧室。用中国人的观念来理解,这是不是过于残忍了。两岁以下的孩子要自己睡,两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可想而知。理查德在《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一本书里提出的建议真的比金子有价值,这里摘录一段,供做父母的读者借鉴:“一个人睡对于婴儿来说是建立‘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认识的重要环节,他们将不再因为与父母分离而感到虑。”他对于那些拒绝采纳他的建议的父母言辞激烈:“如果你认为你更愿意让婴儿睡在你的床上,也许你该好好审视一下你的感情需求。你并不是为了孩子好,而是在利用他逃避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
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们
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们
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们
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们
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们
理查德的建议已被西方社会全面接受,但是必然会遭到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强烈反对。在中国,别说两岁以下,说是五六岁七八岁还要父母陪睡的早已司空见惯。我们不喜欢给孩子足够的独立空间,让他们自然地健康地成长,而是要么揽在怀里包办代办所有的事情,要么拔苗助长,让孩子做违背自然规律事情。追溯根源,就是没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完整的应该尊重的人,而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物,尽管爱到可以为之献出一切乃至生命,本质上还是自私的占有欲在做怪。该放手时就要放手,该爱时要大胆爱,前提是:尊重个体,尊重有思想的生命。你这么做了,孩子还会在放学时让你跟在后面为他背着书包跑吗?下雪时还用姥姥奶奶们扛着铁锹代他出工吗?到那时孩子是主人,会行使自己的责任,也会尽自己的义务;到那时,姥姥奶奶们就不再是跟班和清洁工,而是他们的尊长。
美国孩子具有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敢于冒险善于合作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中国的家长们如果从让孩子独立生活开始培养教育孩子,未来的诺贝尔奖也许离我们不远了。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一个比金子还有价值的建议,99%的父母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