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新妈妈产后迅速恢复的门道:新生儿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刚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几乎有一半以上、早产儿80%以上,在出生24小时以后出现皮肤黄疸,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或2周后仍未消退甚至加重,此时又有发热、拒奶、吐奶、精神不好等现象,就当考虑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什么是溶血性黄疸多由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败血症或新生儿出生后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刚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几乎有一半以上、早产儿80%以上,在出生24小时以后出现皮肤黄疸,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或2周后仍未消退甚至加重,此时又有发热、拒奶、 吐奶、精神不好等现象,就当考虑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多由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败血症或新生儿出生后用某些药物引起,如:大剂量的维生素K3、磺胺、水杨酸、新生霉素、 利福平等均可能引起起黄疸。

什么是旰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内酶的活力较为低下;或者因为缺氧、感染等抑制了肝内酶的活力;或因先天牲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而产生的黄疸。

什么是阻塞性黄疸

由于胆管发育畸形或炎症造成阻塞,使胆汁淤积于胆管,并反流肝内造成毛细胆管破裂,胆汁进入血液而引起的黄疸。

确诊为黄疸该怎么办

宝宝一旦诊断为病理性黄疸,首先需要积极查找病因和及时治疗,要针对病因治疗,如新生儿败血症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先天性胆管闭锁应及时手术治疗等。其次要积极进行退黄治疗,因为严重黄疸可以引起脑的损害。孕妇,特别是分娩期者要慎用或禁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如氯丙嗪。促进胆红素与血浆蛋白分离的药物,如苯甲酸钠、咖啡因等也要禁用。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得硬肿症

这与新生儿体温调节的特点有关。新生儿出生前生活在温暧、充满羊水的子宫环境下,环境温度为37.2℃~37.7℃,使新生儿体温很容易保持在恒定状态。出生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再加上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积相对较大,皮肤毛细血管丰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较容易散热,这些特点使新生儿出生时从一个温暧的环境进入到较冷的、温度低的外界环境,如果保暖不好,就会散失很多热量,严重时出现低体温(体温低于35.5℃),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另外,由于体内的热量主要消耗在抵御寒冷上,会妨碍新生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影响体重的增长。早产儿由于脂肪量少,产热贮备力差,有过严重感染、窒息的新生儿由于脂肪产热过程受抑就容易发生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有什么特点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表现为体温低下,其特征是皮肤改变,表现为以下4点:

轻者局部皮肤发凉,重者全身皮肤发凉。

早期是皮肤紧张,不易捏起,开始部位多是下肢,重者皮肤僵硬如硬橡皮样。皮肤及皮下脂肪硬肿发展的顺序是从臀部开始至面颊、上肢,甚至波及全身。

在皮肤及皮下脂肪交硬的部位,挤压可有凹陷性水肿。

皮肤颜色

皮肤发硬早期呈红色,严重时变成紫红色。

除以上这4点典型表现外,还表现有不吃、不哭、不动等,这也与皮肤及皮下脂肪僵硬有密切关系。硬肿症的新生儿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最终可发生肺出血死亡。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新妈妈产后迅速恢复的门道:新生儿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刚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几乎有一半以上、早产儿80%以上,在出生24小时以后出现皮肤黄疸,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或2周后仍未消退甚至加重,此时又有发热、拒奶、吐奶、精神不好等现象,就当考虑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什么是溶血性黄疸多由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败血症或新生儿出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