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本专无差,青春同频:泰山科技学院书院如何打破学历壁垒?

本专无差,青春同频:泰山科技学院书院如何打破学历壁垒?在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泰山科技学院以本专无差,每份答案都有回应为核心理念,打破学历界限,构建起一个本

本专无差,青春同频:泰山科技学院书院如何打破学历壁垒?

在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泰山科技学院以“本专无差,每份答案都有回应”为核心理念,打破学历界限,构建起一个本科与专科学生共享资源、共融成长、共同绽放的立体化教育生态。这里没有“本科优先”的隐形标签,只有“每个个体都值得被重视”的温暖承诺;没有“专科低人一等”的刻板印象,只有“每个梦想都值得被托举”的行动自觉。书院以29000平方米的场域空间、286个全天开放的功能房间,以及覆盖兴趣、实践、创新的全方位支持体系,为所有学子提供“敢放松、敢喜欢、敢做梦、敢开口”的成长底气,真正实现“本专无差,青春同频”。

空间无界:286个功能房间,本专学生共享的“成长超市”

书院以“单体书院院落阵地+寝室楼栋社区阵地”为框架,打造出覆盖学习、生活、社交、实践的立体空间网络。286个功能房间中,既有社团活动室、健身房、社区厨房、影音室等社交型空间,也有师生研讨室、项目工坊、排练厅等专业型场地,所有空间均支持小程序自由预约,24小时开放,本科与专科学生享有完全平等的预约权限与使用权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书院围绕文化特色打造的11个主题场馆——泰山石刻传习栈、红色决策展览馆、黄河弯探索屋、挑山工精神感召馆、电影美学博物馆、野辙文创商店、李汝桂博物馆、新教育实验展览馆、完满教育体验中心等,全部向本专学生开放。在这里,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能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触摸历史温度,在“闪闪发光的故事”中找到共鸣。正如2024级专科生李一然所说:“以前总觉得本科和专科有墙,但在书院的主题展馆里,我们讨论同一幅石刻、同一段黄河文化,墙自然就拆了。”

活动无别:从赛事到创想,本专学生共写的“青春剧本”

泰山科技学院坚信,教育的公平不仅在于资源分配,更在于机会的均等。这里没有“本科主导活动”的潜规则,只有“本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生动实践。

赛事共参与:无论是“泰山·大学生钓鱼大赛”“泰山・大学生插花设计大赛”等全国性赛事,还是“泰山·大学生大力士挑战赛”“东岳农耕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本专学生均以平等身份组队参赛。

创想共生长:书院100余个学生自主运营的项目工坊(涵盖文创、非遗、科技等领域)中,本专学生共同担任负责人、共同参与运营成为常态。

生活共创造:每月一期的“瞻岩步行街”中,本专学生共同策划、共同执行的100余项互动体验项目(如后备箱集市、科技体验、文创打卡等)成为校园热点。

互动无距:从校长到导师,本专学生同享的“温暖联结”

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联结”,而联结的前提是“平等的尊重”。泰山科技学院打破传统师生界限,构建起“本专无差”的互动生态:

与校长共膳:每月一次的校长共膳活动,让学子能直接分享成长故事,无论是烦恼还是小确幸,都能被认真倾听;

与大咖对话:每月2-3场的“书院围炉夜话”,邀请行业领袖、学术大咖与学子围炉而坐,从职业规划到人生困惑,每一次提问都被珍视;

与老师共情:一月一次的师生集体生日会,以酷炫主题营造温暖氛围,让“被看见”成为日常;

与导师同行:除辅导员外,每位学子还拥有一位“全生异科导师”——既是知心朋友,也是成长伙伴,从外语学习到海外游学,从生活挑战到职业规划,导师全程陪伴,让“敢开口”成为可能。

从“学历焦虑”到“自我认同”,书院重塑“本专同频”的成长观

在泰山科技学院,“本专无差”不是口号,而是渗透在空间、活动、互动中的真实体验。这里见证过无数“打破标签”的故事:有专科生在项目工坊中主导创新,作品获国家级奖项;有本科生与专科生组队参赛,从“陌生”到“默契”,最终站上领奖台;有学生从“担心学历歧视”到在书院活动中发现“专业只是路径,热爱才是方向”。

“教育的公平,是让每个学子都能在同样的土壤里扎根,在同样的阳光下生长。本科与专科的差异,不该成为成长的枷锁,而应是互补的养分——本科生在理论中深耕,专科生在实践中绽放,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教育生态。”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本专无差,青春同频:泰山科技学院书院如何打破学历壁垒?

本专无差,青春同频:泰山科技学院书院如何打破学历壁垒?在高等教育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泰山科技学院以本专无差,每份答案都有回应为核心理念,打破学历界限,构建起一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