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上海宝龙美术馆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小主人”——平均年龄只有10岁的“小小艺术讲解员”。他们用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带观众走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之旅。这场由大咖素质训练营主办的"走进上海宝龙美术馆——2025优秀艺术讲解员实训之旅"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站上专业舞台,更让大家看到真正的素养教育。
上海宝龙美术馆展览总监张洁授予大咖素质训练营实训合作单位
用通感解读艺术,让艺术活起来
活动现场,6位经过严格选拔的小讲解员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展示,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生动的表达方式,完美诠释了展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优秀艺术讲解员"称号。当其他孩子还在临摹静物时,这群小讲解员已经学会了用“通感”解读艺术。
荣获“优秀艺术讲解员”称号的小学员
来自吉林的卢文茜站在画作《繁华似锦》前轻声说道:“淡绿色的背景是凉凉的,花朵却像甜奶油一样温暖,这就是画家的‘冷暖平衡术’!” 稚嫩的童声在人群中回荡,她把色彩变成了味觉,让观众瞬间读懂了艺术家的巧思。
卢文茜在现场讲解《繁华似锦》
而河北的孟子晴则用诗意的想象,为《绒绒花事》赋予了魔法:“这些粉紫色的花球,像漂浮在绿色魔法背景上,花束间隙的珍珠链,就是藏在花瓣里的月光钥匙”。这种充满诗意的解读为作品增添了梦幻色彩。
孟子晴在现场讲解《绒绒花事》
原来,艺术可以这样“玩”!大咖素质训练营的课程,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鼓励孩子用科学、文学甚至生活经验去理解美,让艺术真正“活”起来。
在探索中成长,让孩子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慢生活魔法花园》展览中,艺术家林天禄通过作品传递:“慢下来,才能发现真正的美。”这也正是大咖素质训练营的教育理念——不追求速成,而是让孩子在探索中自然成长。
潘澄怀在现场讲解《春风来过》
在这里,孩子们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像“小小策展人”一样,自己去观察、联想、表达。他们学会的不仅是艺术技巧,更是一种从容的思维方式,如何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世界?如何把抽象的美感变成生动的语言?
大咖素质训练营创始人璐瑶妈妈表示,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这场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心中那团火的温度。
跨学科+无边界学习,大咖重新定义“学艺术”
很多人问:学艺术到底有什么用?这次活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艺术不是一门课,而是一种素养。
大咖素质训练营的孩子们,在解读画作时,会用到色彩科学(物理)、空间几何(数学),甚至文学比喻(语文)。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正是未来教育的趋势。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些小讲解员的自信表达、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已经远超同龄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培养艺术特长生,而是培养“有审美、会思考、能表达”的生活艺术家。
上海宝龙美术馆2025优秀艺术讲解员实训之旅
活动结束后,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王先生感慨:“原来10岁的孩子可以这么棒”。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闪光点,关键是如何唤醒它。大咖素质训练营用一场美术馆的实训之旅证明,当教育回归本质,孩子自然会绽放光芒。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当其他机构在教“怎么画”,大咖素质训练营在教“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