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多的街头,烧烤摊的烟火气裹着晚风漫过来,炭火星子在铁架上噼啪跳跃,混着孜然与烤肉的香气,把昏黄的路灯都染得暖融融的。
甘肃皋兰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皋兰一中)校长助理刘家文刚从一天的忙碌脱身,路过摊位时,被折叠桌前熟悉的校服拽住了目光——是高三的陈同学正聚精会神地观看海亮云校课程回放。旧手机斜支在醋瓶上,屏幕里云校高三数学教师刘兆正讲到关键处: “ 这道圆锥曲线题,除了常规联立方程,还有个巧解 ……” 只见陈同学在讲义上飞快记下笔记,连父亲喊他帮忙的声音都没听见。

这一幕被刘校偶然撞见,也恰是皋兰一中近年探索育人新路径的生动缩影:学校始终以学生为本,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让每一份求知的渴望都能被温柔托举。
01 清醒的坚守:于荣光中望向远方
这所扎根皋兰八十一年的学校藏着太多荣光 :曾经,这里走出过无数奔赴国内顶尖名校的学子,从2000年到2014年,几乎每年都有考上清北的学生,2003年和2007年学校还考出了全省文科状元。
可近十年,尖子生断层、顶尖高校录取鲜见的现实,像一层薄雾,悄悄蒙住了校园的活力。 “2024年3月,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教育局与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正式签约,当时我们入驻学校的时候,已经十年没考出过清北了,孩子们的分数能够达到C9名校的也很少。”校长乔雪玲回忆着入校时的情况。

面对逐年缩减的生源基数,校长乔雪玲清醒地认识到:过往的荣光不应成为 “ 守成 ” 的枷锁,而应是 “ 革新 ” 的底气。 在全校大会上,乔校提及过去的辉煌成就,更着重阐明了优生培养的坚定目标,字字句句都透着破局前行的决心。
02 分层的智慧:让每个孩子都追上自己
因材施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针对生源差异明显的现状,学校探索出 “ 分层而不分类 ” 的育人模式, 2024 学年积极引进海亮云校优生培养卓越课程,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节奏。
学校为有能力冲刺一本以上的优生和临界生开通了云校录播课程回放权限, 借助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照亮前行之路;面向基础薄弱的学生,专门开设 “扶弱班”,帮助学生夯实基础、逐步提升。
在以乔校为首的校方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学校着力强化备课组与班务组的建设,以精细化管理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班务组聚焦班集体与学生个体成长,考后由班级6名任课教师共商下一阶段方向;备课组以教研为核心,深度剖析考题,总结命题规律,确保教学内容、学情与考情精准匹配,全校教师由此形成育人合力。

高三学科备课组研讨会
为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学校老师利用每天“到人到题”的举措解答学生困惑。这样,既发挥了云校课程的资源优势,又通过本校教师的专业介入,让外部资源真正转化为课堂生产力 。临近2025年高 考之际,学校还为高三年级下载使用了海亮云校原创高 考适应性模拟卷, 不少教师反馈,模拟卷贴合考情、题型新颖,已成为高三复习冲刺阶段的重要参考。

学生课间找老师提问
“我校灵活引进海亮云校课程资源,不是让资源替代教师,而是为课堂注入新的思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搭出向上的阶梯。 ”乔校分享道。
03 协同的力量:家校共筑成长桥
教育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校长助理刘家文分享了云校课程落地的关键举措:“在课程资源使用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家长的参与,学校老师通过家长群细致讲解卓越课程对优生培养的价值,让家长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推者 ,督促孩子学习。”
“因为我们这边学生有看视频学习的习惯,甚至好多家长会花钱买课给孩子学习,那天在校门口看到烧烤摊店主家孩子在认真听课,我便和家长聊了聊,孩子父亲反馈很好,说数学一直是陈同学的短板,之前都是他自己在网上找一些课程零散地学习,现在通过云校的录播课能系统学习解题妙招,对孩子帮助很大。”刘校回忆道。
在得知新学期开始,海亮云校线上直播课堂互动环节将使用在线答题器,乔校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新高一年级也开设海亮云校卓越课程,尝试数学等核心学科的线上直播互动课,我们上课教室都准备好了。”

校长乔雪玲与皋兰一中的教育者们下的这盘 “破局棋”,都只为践行那句朴素的承诺——让每个皋兰学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奔向更远的未来。当分层教学的智慧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路径,当家校协同的力量托举求知的渴望,当优质资源化作跨越城乡的桥梁,这所学校正在书写新的答案。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烧烤摊的灯光里,藏着皋兰一中的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