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央视报道暑期科学教育的火爆图景,各大科技馆和博物馆成为孩子们暑期新去处。在这股科学热潮中,东阳市融媒体中心正带来一场和奇趣科学联合打造的“科学秀”,正缓缓拉开序幕~

“哇!火焰居然变成了彩色!”“玫瑰花放进液氮里怎么变脆了?”16 日晚,东阳融媒体中心演播厅内掌声与惊呼交织,一场由奇趣科学与东阳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 “奇趣科学大型物理化学科学秀暨理科启蒙讲座” 在此火热上演。东阳日报记者全程记录,用镜头与文字定格这场让 200 余组小学生家庭 “沉浸式尖叫” 的科学盛宴。

演播厅变 “科学实验室” 东阳娃解锁 “理科魔法”
当晚 7 点,随着舞台灯光渐亮,奇趣科学的老师带着满满 “实验箱” 登场,东阳融媒体中心的演播厅瞬间变身奇幻实验室。“看好了!这是能击穿障碍物的‘等离子炮’!” 老师话音刚落,一道蓝色电弧闪过,舞台上的泡沫板应声碎裂,台下瞬间爆发出整齐的 “哇” 声,坐在前排的学生激动得直拍手:“比动画片里的魔法还酷!”

更让孩子们挪不开眼的实验接踵而至:吸入氦气的老师突然用 “卡通音” 讲起科学原理,逗得全场笑成一片;纤细的激光束精准刺破悬浮的气球,让孩子们屏住呼吸;黑暗中,“鲁米诺发光实验” 勾勒出幽蓝光轨,仿佛把 “化学反应” 搬进了童话;而液氮的 “极寒魔力” 更是掀起高潮 —— 娇艳的玫瑰花浸入液氮后轻轻一碰就 “碎成花瓣雨”,气球放进液氮中瞬间缩成 “小核桃”,喷涌的白雾让整个舞台宛如仙境。


“每个实验都藏着课本里的知识!” 东阳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不仅看得入迷,更踊跃举手上台参与:在老师指导下亲手操作 “彩色火焰” 一位同学下台后仍举着沾了粉末的棉签反复观察:“原来不同金属烧起来颜色不一样,科学课上老师讲过,今天亲眼看到了!”
东报专访科学教育专家 解码 “理科脑” 培养黄金期
科学秀的余热未消,活动转入深度启蒙环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学与工程教育理事、奇趣科学创始人张芳登台,结合东阳本地教育实际,为家长们带来 “小学科学思维培养” 主题宣讲。东阳日报记者注意到,现场家长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要点,笔记本上写满了 “9-12 岁关键期”“动手实验重要性” 等关键词。

“东阳的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理科基础,但很多人不知道,小学阶段的‘科学启蒙’比刷题更重要。” 张芳以本地孩子为例,深入浅出地解析:“就像刚才的液氮实验,孩子亲手摸过‘极寒’,初中学习‘物态变化’时就有了直观认知;今天观察了‘激光刺破气球’,未来学‘光的直线传播’会更轻松。” 她特别提到新课标将小学科学列为必修的背景,提醒家长别错过 “理科脑” 培养的关键窗口期。

“原来不是孩子学不好理科,是没找对启蒙方式!” 一位家长在采访中告诉东阳日报记者,“平时辅导作业总说‘这题很简单’,今天才明白,孩子需要的是亲手体验的‘简单’。”
纸媒镜头双见证 科学种子在东阳土壤扎根
活动结束时,演播厅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东阳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次联合奇趣科学办活动,就是想让‘高大上’的科学走进东阳家庭,用媒体平台为孩子搭建‘家门口的启蒙课堂’。”

“科学不是遥不可及的公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乐趣。” 正如东阳日报在活动报道中所写,这场由奇趣科学与东阳融媒体联袂打造的科学盛宴,不仅让孩子们在尖叫中爱上科学,更让东阳家长们明白了 “理科启蒙,始于好奇” 的道理。

本次活动详情已刊发于东阳日报教育版,这个秋天,奇趣科学与东阳融媒体将继续携手,让科学的种子在东阳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东阳日报见证!奇趣科学 × 东阳融媒体联袂上演 “科学魔法秀” 200 余组家庭共赴理科启蒙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