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往昔,是笔下动情处。
数年前,笔者来到新航道北京学校面试。墙上电视中正在播放新航道自制的《60秒学英语》。其主播满头金发、身材高挑、演技绝佳,若不是其嗓音雄浑,一时还真难辨雌雄。
听人介绍,此主播姓刘名民锋,是新航道北京学校赫赫有名的激情派讲师。
到如今,与民锋老师相识已近十年。
岁月轮回,非人力所能为,故多少文人墨客叹岁月残忍,“英雄老去悔恨多,美人迟暮风也怜”,“花有重开日,人再少年”。
美好,最怕被岁月稀释。
然而,总有一些人、物或事,能经住岁月侵蚀,历久而弥新,若立雪之杨时,若勾践之巨阙,若孔孟之儒道。
又若,刘民锋老师之澎湃激情。
激情,并非空穴来风,去留无踪迹可循。
激情,也非天生自带,而是需要后天的训练和培养。
从刘老师的经历,笔者浅薄做了小小的总结。我们可以从生活环境,江湖历险和专一投入三个方面入手来培养我们的激情。
生活环境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说道 :童年是一个成年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人的形成就是在童年早期完成的。
在童年时期,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在这种意义上说,儿童是他自己的创造者。儿童在生活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会产生一种心灵的化学变化(有吸引力的心灵),也因此建立起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又如玛丽・德布莱辛与克劳德・旁帝合作推出的《童年》,讲述伟大人物的童年往事时,清晰地呈现出幸福童年与不幸童年对人生走向的不同作用。对于那些生活相对幸福的人而言,童年时如同被注入了强大的爱的能量 。
就像书中所描述的某些人物,他们在童年时可能生长于充满温情的家庭,父母给予充分的关爱与支持 。这种爱的滋养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力量源泉,为日后事业拼搏时提供了坚定的自信 ,在组建家庭时懂得如何去爱与包容,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
由上可鉴,儿童的周边环境友善与否,会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未来的性格,品行乃至成就。
这一点上,刘民锋老师是幸福的。
刘民锋老师是80后,出生在大东北黑龙江。80后这代人,小时候的生存环境并不完美,偶尔缺吃少穿,日子总有辛苦。然而,那个年代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作业考试的焦虑、及课外辅导的拥挤。“时间都去哪儿了”这种让人迷惑的问题,那一代人是很难将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的。
放学后,处处是游乐场。
上树捉鸟,下河捕鱼。春天在花海中奔跑,夏日于河水中嬉戏,秋来则漫山遍野都是自助餐,隆冬则会随雪起舞。饿了,随便找家邻居吃口饭;累了,寻觅个草垛就可以呼呼睡去。
夜幕降临,伴着一路星辰回家,在昏暗的灯光下憧憬明天的朝阳。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呼吸都带着幸福。
刘老师自幼酷爱读书,这与母亲的引导密不可分。
当年,文革让母亲错失高考,她对知识的渴求全部倾注到了对孩子的培养上。因此,在刘老师小时候,尽管家境一般,母亲在买书和上学这些事情上极为坚持。
一次,少年刘民锋看中一辆自行车而央告母亲给买,遭到言辞拒绝。然而,当他以颤巍巍的语声要求购买一套读物时,妈妈答应地却相当爽快。
刘老师的父亲,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很早就辍学担负起家庭的重担。文化不高的父亲,只能在田间操劳,一年四季鲜有休息。然而,纵然父亲如此辛苦,生活却依然窘迫。年少的民锋老师,此时已经模糊地感觉到,想要改变眼前的境况,唯有上学。
此时,母亲买来的书籍,不再是课后休闲的读物,而是改变人生的引擎。
母亲对知识的执着,父亲对责任的诠释,在民锋老师的心理刻下深深的烙印。生长于知识与责任交辉的家庭,民锋老师自然也会集知识与责任于一身。可以说,未来的民锋老师登上讲台,依然执着地追求知识,同时完美诠释为师者责任,其根源便在于此。
江湖历险
年龄越大,世界越狰狞。而对青年来说,世界是待征服的荒野。其不同之根,便是燃烧的激情。
大学毕业之后,刘民锋老师步入职场。初时,像诸多懵懂青年一样,刘老师尚不知自己适合什么行业,却又不想违背内心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为了找到心中激情的火种,唯有不停地尝试。
第一份工作是文案翻译。虽说专业对口,但长时间桌前静坐却不是刘老师所求。毕竟激情是一团火,火起有温度,火燃有霹雳。《孙子兵法・军争篇》,讲 “侵掠如火”,说进攻时要像迅猛如烈火。可见,火乃动之物,激情如火,自然也要动起来才可以。
于是乎,刘老师转头做起了导游,却很快发现,自己不适合该行业。
就在这时,家中亲友给了一个外贸公司实习的机会。不到一周,刘老师发现自己也不适合该行业,于是跟亲友提出离职。当时亲友不解,毕竟翻译的薪资颇高,而且手下不乏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民锋老师与妈妈的通话中,妈妈说:“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做决定。但一定要仔细思考斟酌,以防将来后悔。”
妈妈的不反对,是民锋老师没有想到的。
很快,民锋老师做起了销售,推销一种源自法国的高科技电热膜。据说此膜只需往墙上一贴,冬天便可以当电暖器使用。不用燃煤烧碳,十分环保。并且这钟电热膜,还附带理疗功能,为使用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也许是这产品太过超前,又加上当时国内电费颇贵,该产品的销量着实不好,民锋老师只得转行。
某日,民锋老师偶然读到一本杂志,其中刊载某位成功人士的访谈录。该成功人士援引了一句名言,叫“有德有才者,破格重用;有德无才者,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者,限制录用;无德无才者,坚决不用。”此话瞬间在民锋老师的心里激起海啸。他想:“我人还行,而且年轻,肯定是可以被培养的。”没有多想,民锋老师就冲着这位老板的公司去了。这是一家保险企业,很快民锋老师就开始跟着师父推销保险。
彼时人尚不接受推销,往往报以鄙夷的眼神和厌恶的表情,这是对尊严极大的伤害。天地万物,唯人难相处。
随后,民锋老师去应聘海豚驯养员。换个环境也是不错,动物起码是单纯简单的。海豚的聪明,简单的环境,抚慰一个年轻躁动的心。民锋老师终于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肯定不会是做一辈子的海豚训练师。
这时,朋友推荐民锋老师去应聘空乘,毕竟身高八尺,英语流畅,符合空乘的部分条件。但他自己明白,缺乏空乘专业训练的他,面试成功的几率并不大。而且,做空乘,也并非他想要的。
下班后,民锋老师回到宿舍,随便在网站上看一些有趣的视频来打发时间。就在这时,一位耍着双截棍的人跃入眼帘。这是一位英语老师,在教功夫相关的话题时,随身拿出双截棍耍了一个“天河倒泄”。只见,满屏银光星点点,一堂学子齐欢隆。
刹那间,民锋老师了然开悟。原来,课还可以这样讲。
两年间,经历七份工作,在很多人看来绝对离经叛道。但当心中笃定当前非所需,有都少人有如此胆量来“断舍离”?
专一投入
思路之门打开,接下来就要行动。执行力,是民锋老师的尖刀。
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民锋老师在网上学习了诸多成为优秀老师的理论和方法。从沙利文成功教育海伦凯勒的案例中,他悟出,最伟大的教育,是“爱”。
许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本来已有诸多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施以足够的关爱,不能给与足够的耐心教导,孩子怎么可能不叛逆或者反击?海伦凯勒最初对沙利文以外的老师张牙舞爪,就是因为她没有获得老师们的关爱和耐心。
民锋老师曾经有一个学生,年龄颇小,不爱说话。练习英语口语,不说话怎么可以呢?其父母说,这孩子也经过了几位老师,但是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互动。
相信当时民锋老师的大脑齿轮旋转速度超过跑车加速。
客厅中有一架钢琴,民锋老师走过去,慢慢坐下,十指开始在琴键上舞动,一首轻快的儿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从琴键上跃出。小朋友眼中忽然有了神采,就那么看着民锋老师自弹自唱。
音乐的魔力,开始生效。很快,小朋友也加入民锋老师,两人一起开心地唱了起来。
小朋友的话匣子打开,两人聊起钢琴、音乐、趣事。甚至一起跑到院子里,捡起被风吹落的树叶学习树叶的英文leaf, 和相关的颜色,如green life, yellow leaf ......
“爱”,对老师来说,要耐心地等待孩子内心之门的打开。期间我们要尝试很多的钥匙,哪怕失败一千次,也要耐心找到那一把正确的钥匙。有些老师幸运,如多才多艺的民锋老师,可以很快将钥匙找到。也有些老师,可能需要慢慢寻觅,更显示出耐心的弥足珍贵。
教师,改变灵魂,重塑世界。以前只是一句理论,如今却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自己正是这份现实的缔造者。这一次的成功,让民锋老师对教育的初心更加鉴定,对教育的激情更加热烈。
激情如火,但火并非空洞之物,无薪则火不起。
对教师来说,“薪”是不断的学习。民锋老师随即进入疯狂的储“薪”运动中。
早些年的语言学习者,绕不过去的素材是欧美的电影。为了能更好的了解电影,理解其中的文化,寻找合适的电影桥段,民锋老师在研发部2年之间看了上万部电影,平均每天要看约十几个小时,和外教老师对台词、编教材、备课,研发适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口语教材。
某些经典电影如《阿甘正传》《肖申克救赎》等,甚至要反复看,以截选出直击灵魂的台词。如“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台词之所以经典,来自他们直接心灵的力量,瞬间将不如意遣散。
民锋老师相信,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给学生们长期的陪伴。正因如此,他特别喜欢新航道独有的留学预备系列教材,可以从生活、社会、娱乐等诸多方面长线地为学生储备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及启发学生的思考以助力孩子们成长。
教育不是机械的吞噬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消化吸收并灵活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民锋老师的课接地气、实用、充满活力,深受所有学生的喜爱。
教育,从不是人走茶凉;激情,也不仅是语声高昂。
求知为激情之魂,热爱为激情之根,责任为激情之本,再辅之以新航道的教育基因,让刘民锋老师的课堂如此动人。
愿更多的人结识刘民锋老师!愿新航道北京学校给你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来新航道,遇好老师!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好老师 在北京新航道 | 留学预备组刘民锋老师,他的课堂激情何以“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