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的五大好处
1.使宝宝全身气血畅通。因为脊柱乃是大脑的外延及重要通道,大脑通过脊柱脊髓指挥内脏与四肢的活动,可谓人体的要塞与要害部位,坚持给宝宝捏脊,可以疏通这些要塞,使宝宝全身气血畅通。
2.脊柱两侧分别有17对穴位.比如脾俞、肾俞、心俞、肝俞等,经常按摩.以捏代针,可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3.从中医上讲,脊柱是人奇经八脉中的督脉。督脉的作用就是“督一身之阳气”,我们身体上的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在大椎穴上,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关系密切。所以,经常捏脊,可以帮助宝宝精力充沛.有助智力发育。
4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恰好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可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怍用。比如胃肠疾病、脾胃失调、消化不良、挑食厌食等。
5.捏脊助消化安睡眠。
捏脊的手法
捏脊手法简单,爸妈只要在家中就可以进行捏脊。脱去孩子的衣裤,任其俯卧在床上或爸妈膝盖上。爸妈站或跪靠在孩子的腿部的边侧,全身放松,活动一下手指,面带微笑,用手轻轻抚摸几下小儿的背部,使肌肉放松,然后进行捏脊。
1、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3、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4、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共6遍。
5、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6、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捏脊注意事项
1、时段
捏脊最好在宝宝早上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宝宝的配合度也较高。捏脊前要先脱去宝宝的衣服,露出整个背部,让宝宝保持平趴的姿势,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2、温度
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以免划伤宝宝的细嫩皮肤。捏脊者的手部要先暖一暖,不要用冰凉的手给宝宝进行捏脊,以免宝宝受到刺激无法平趴,或者让宝宝受冻生病。捏脊的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3、时间
每次捏脊的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以免宝宝身体裸露时间过长,导致着凉感冒。捏脊时间过长的话疗效也没有那么好。
4、手法
(1)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2)要捏捻,不可拧转。(3)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5、年龄
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6、禁忌
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小儿捏脊为何如此受欢迎?其中的奥妙您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