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第41个教师节:和希沃一起致敬心中的好老师

在你我的求学岁月里,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好老师,他们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点亮心灵;不仅坚守讲台,更拥抱改变。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的

在你我的求学岁月里,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好老师,他们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点亮心灵;不仅坚守讲台,更拥抱改变。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今天,他们持续学习、不断突破,以真正的“教育家精神”,谱写着教育强国的新篇章。

值此第41个教师节,让我们一同走进四位深耕一线的教师温暖而真挚的故事,共同致敬每一位“我心中的好老师”。

陈豪俊老师:用数字画笔传承文化唤醒心灵

“老师,你是照相机吗?为什么画得这么像?”面对学生的天真发问,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小学赤城校区的美术教师陈豪俊总是微笑着继续在希沃白板上作画。从几根看似随意的线条开始,十分钟后,一件三星堆青铜器的图像在陈豪俊的手下逐渐清晰,教室里响起孩子们热烈的掌声。

(陈豪俊正在希沃白板上作画)

他的课堂,是从一根粉笔到一块智慧屏的教学进化。最初,他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作画,手指磨出了茧,画面效果却仍显单薄。直到偶然发现希沃白板内置的绘画功能,他开启了一条数字绘画与美育融合的新路。没有复杂的笔刷,没有炫技的软件,仅凭两三种基础工具,他就能画出逼真动人的文物图像。“每一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借助数字画笔,他得以给孩子们直观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他的创新远不止于工具,更在于心法。面对低年级学生,他巧妙地将学生熟悉的人物形象、耳熟能详的故事与历史文物知识相勾连,构建起孩子们认知世界的“支架”。

比如,他用哪吒的故事讲商朝青铜器,用神话代入历史,用已知触发未知。“孩子的想象力远比技巧重要”,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的课堂上,没有“画得像”的机械要求,而是充满鼓励和追问:“为什么美”“怎样更美”。学生从猜线条、看过程,到鼓掌感动、主动思考,审美意识与文化认同悄然生长。

“创新能力应该是每位老师必备的能力”。教学中,陈豪俊十分注重创新。“时代在变化,孩子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教师必须往更高效、更深刻的教学方向努力。”

黄婷婷老师:跨越山海传递爱与教育公平

“这是屏幕里的黄老师!”2015年,江西省赣州市田心明德小学的数学教师黄婷婷加入“萤火公益”团队,借助国家“三个课堂”远程教学政策的支持和希沃录播等设备,通过专题课堂为山里孩子打开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

黄婷婷仍记得在兴国县教学点时,认出她的孩子们牵起她的手,递给她小零食的一幕。“这些孩子内心渴望与人亲近,但不知如何表达。”黄婷婷说,这里每个教学点的学生最多只有两名,“他们缺少同龄人之间的交流,需要老师的主动引导。”

但她没有止步于感慨,而是迅速引导孩子们通过屏幕与其他教学点的同学互动、点赞,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在一起学习”。“我们的力量虽小,但持续在做。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开阔眼界的可能。”

(黄婷婷与乡村孩子正在上远程公益课)

一路走来,黄婷婷也收到了许多孩子的感激和祝福。曾有她在2009年教过的学生多年后仍然记得她的课堂,专门留言感谢她。“那种感觉特别幸福——在某个时刻,学生还能想起你,认可你曾经的教学方式,就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如今,她和“萤火公益”仍在探索更多远程支援形式,希望继续借助科技的力量,把优质教育资源送进更多乡村课堂。

秦岭老师:以“共同研究者”姿态守护好奇心

作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语文教师,秦岭长期奋战在高三语文教学一线。他不仅是学生的引路人,是无数老师的技术后盾,更是教育数字化的实践先锋。他始终坚持从实际教学问题出发,将极简教育技术融入日常课堂,用简单高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用智慧与创新回应每一个孩子的好奇与思考。

他提出的“极简教育技术”理念,深深植根于实际教学需求——“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最真实的问题”。针对很多老师提出的“如何快速投屏展示学生作品”问题,他推荐使用希沃白板APP直接拍照上传,“不折腾、不复杂,这才是真正服务课堂的技术”。

(秦岭正在和教师们分享数字化教学实践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他善于借助数字工具解决教学痛点,让技术真正赋能教育。清晨。他为英语老师提供数智课堂互动方案;下午,他帮语文老师解决屏幕共享难题;夜晚,完成一天备课后,他梳理一天中遇到的技术“疑难杂症”,将解决心得整理成文,发布在“胖胖老师”公众号专栏中——这些即时、高效的支持片段,都是他日常工作的缩影。回到家中,他依然延续着教育者的角色。他常把技术产品带回家,与孩子一起试用、找答案。

“孩子的成长是非线性、充满不确定性的。好的教育应当包容、尊重这种不确定性,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的勇气。”秦岭认为,“好老师首先必须是持续学习者——向生活学习、向科学学习也向学生学习。”

高方银老师:搭建教师成长和发展共同体

来自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高方银是少数民族,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普通师范学院。之后,他又在信息技术领域大展身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努力支持着务川自治县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方银正在和教育同行者分享教学经验)

高方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形成了“教师+微课/精品课/智能体: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在他的引领下,务川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朱勇等,不仅能熟悉掌握希沃白板等互动教学平台,还逐渐成长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

如今,高方银老师主持的省级名师工作室,覆盖贵州省多个市州,构建起外有高校教师指导、内有骨干教师带动的多层次、跨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

在他看来,名师工作室打破了传统教师成长的地域局限,拓宽了视野与交流平台。通过跨区域、跨校级、跨学段乃至跨学科的研讨与协作,教师们在教学理念、课堂设计和教育思维上不断碰撞、更新与提升。他引领工作室成员学员广泛学用如希沃白板的“AI备课”“学科工具”,探索技术融合学科应用的创新教学模式,真正让技术赋能“教—学—研—管—评—育”多场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群有共同愿景、共同追求的人走得更远!”

年近花甲的高方银一直为教育学生和培养年轻教师默默奉献。“作为一名老教师,能帮助年轻教师明确教学研究目标、厘清研究思路,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推动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是一种光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道。

从数字画笔到跨越山海的屏幕,从极简技术到成长共同体,四位老师以生动的教育实践共同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科技品牌希沃一直是教师成长路上的支持者与同行者,至今已陪伴超过1000万教师共同成长,构建起希沃学苑教师成长平台,开展“以师育师”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希沃杏坛计划”,目前已在全国培养超过2100位“杏坛导师”,带动超过21万名教师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

值此第41个教师节,致敬所有默默坚守、播种未来的教育者。希沃愿继续与广大教师并肩同行,以科技点亮课堂,以教育温暖时代。

此文由 中国教育导报-新闻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育导报 > 新闻 » 第41个教师节:和希沃一起致敬心中的好老师

在你我的求学岁月里,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好老师,他们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点亮心灵;不仅坚守讲台,更拥抱改变。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的